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,创新是企业进步之魂。辽阳石化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,坚持科技自立自强,依靠科技创新赋能转型升级,围绕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提升深化创新驱动,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,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。
强化顶层设计
构建良好创新生态
深化改革开新局,度势求变育新机。辽阳石化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,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入手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,优化科研资源配置,完善科研管理机制,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发生整体性、格局性的深刻变化,构建良好创新生态。
创新驱动发展,科技引领未来。健全完善五大重点研发领域、五大专业研究所、五大技术平台的“5+5+5”联合体建设,突出“产销研用”一体化协同,以“产”为依托、以“销”为导向、以“研”为支撑、以“用”为中心,打造科研服务生产、生产验证研发、销售实现研发价值的联合创新模式,为辽阳石化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体系支撑。
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。辽阳石化坚持将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,加强创新型、应用型、技能型人才培养,启动科技人才高端引领专项工程,与四川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北京化工大学等院士领衔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4个原创技术研发中心,充分发挥科技人才驱动创新的作用。
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。辽阳石化大力弘扬“爱国、创新、求实、奉献、协同、育人”的科学家精神,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敢于提出新理论、开辟新领域、探索新路径。完善辽阳石化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、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等制度,加大技术发明、科技进步和软科学成果奖励力度,鼓励更多的干部员工成为科研成果的创造者、技术立企的践行者、创新发展的引领者。2022年,辽阳石化承担的1个国家级攻关项目通过验收、成功开发7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包、获得8项集团公司(省部)级科学技术奖项、国家级聚酯原创技术策源地获得批复,科技创新硕果累累。
聚焦关键技术
布局特色产业版图
察大势,观大局。辽阳石化聚焦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攻坚战,布局特色产业,推动转型升级,以科技创新催生特色发展新动能。
致力完善全产业链条。聚酯链是辽阳石化精心布局多年的特色产业,囿于原料无法自给,导致PETG共聚酯产品市场竞争乏力。2022年4月2日凌晨,由辽阳石化自主研发并掌握核心技术的“五号工程”一次开车投料成功,标志着辽阳石化实现PETG从原料到产品全产业链国产化,全面发力共聚酯产品弯道超车。
跑出创新加速度。作为辽阳石化推进减油增化、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,聚丙烯装置具有设备多、流程长、操作难度大等特点,属地干部员工坚持“以我为主、深度介入、主动引领”,攻克层层难关,吃透关键技术,2022年共开发生产出6个聚丙烯新牌号产品,达到国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。
抢占创新创效制高点。辽阳石化坚持“支撑当前,引领未来”,不断完善产研联合创新体制机制,开展科研项目120项,按照“加快实施一批、重点攻关一批、超前储备一批”的原则,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。
擘画特色产业发展新蓝图。辽阳石化锚定“减油、保烯、转芳、新材料”发展方向,突出“专精特新”,打造芳烃聚合新材料基地,实现“油芳烯”协调发展,向打造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巨人目标迈出坚实步伐。
加速成果转化
赋能质量效益提升
辽阳石化坚持做有价值的科研,加速科研成果落地,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质量效益优势,努力实现追赶超越,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。
金山银山、绿水青山齐推进。不断加强节能减排方面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,改进升级己二酸装置一氧化二氮分解催化剂,保证分解率达97%以上。大力增加减碳降耗新产品、新技术研发力度,完成制氢烟气中二氧化碳捕集720小时连续试验,以科技助力减碳减排,积极探索“双碳”背景下以技术创新赋能绿色发展。
抓住市场热点,瞄准效益靶心。攻克锂电池隔膜专用料催化剂活性控制和分子量调控瓶颈难题,实现首批生产两个牌号共计160吨产品,产品质量得到用户认可。优化NPG改性共聚酯原料配制方案及催化体系的复配比例,稳定量产3948吨产品,通过国标食品卫生检测认证。
辽阳石化打造科研服务生产、生产验证研发、销售实现研发价值的联合创新模式,FS300等3个牌号光伏背板膜聚酯累计销量突破5万吨,锂电池隔膜料LH064牌号首次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实现销售,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年销售突破7000吨,为主营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创新无界,科技有为。在公司第四次创业新征程上,辽阳石化将聚焦产业链卡点,开展科技竞争全方位场景设计,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以空前的改革勇气和创新智慧,驱动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创新发展,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、迈上产业链中高端,当好国有企业“种子队”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。